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國父孫中山先生149歲誕辰致敬典禮

  • 發布日期:103-11-12

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盧長水主任致詞稿 澳門立法會梁榮仔議員、澳門臺商聯誼會林啟明創會會長、澳門藝術協會黎鷹會長、澳門文化藝術學會趙維富會長、黃開祿副會長、澳門閩僑聯誼會郭贊守會長、澳門理工學院高等藝術學校徐秋菊校長,各位臺商臺鄉、各位女士先生、媒體朋友,大家午安、大家好!本人首先要向各位嘉賓撥冗與會,致上最誠摯的敬意和謝意。

今天是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149歲誕辰的日子,西元1866年在廣東省香山縣(今稱中山市,離澳門不到2個小時車程)翠亨村的平凡農家,誕生了一位改變中華歷史的偉人--孫中山先生,他終結了大陸千年不變的帝制,創建民國,讓中華民族再度揚眉國際。早年的國父,飽讀萬卷書,行遍萬里路,揉合中西文化,並在香港完成醫學教育後,於澳門鏡湖醫院行醫義診,開設中西藥局,懸壺濟世。其後,他將對診治個別病人的小愛,轉化昇華為對民族的大愛,立志革命,救亡圖存,歷經十次的血淚失敗,終於在西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革命成功,推翻滿清帝制,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--中華民國,同時改變了西方人對炎黃子孫無法踐行民主制度的錯誤觀念。

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為革命奔走,行腳歐、美、亞三大洲學習,期間也曾三度到臺灣鼓吹革命,由於深入體察研究世界的潮流趨勢與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問題,終於融鑄成為貫通古今中外的三民主義(民族、民權、民生)思想,他深知三民主義的建設首要在民生,唯有民生主義建設成功,方能奠基民權、鞏固民族;但若只講民生不就民權,則無法永續繁榮;於此同時,若只言民生、民權而無民族,則無法團結眾志以圖成,讓國家步上民有、民治、民享的均富繁榮社會,讓中華民族於世界永續發展。以今日兩岸四地社會發展的歷史路徑來檢視,刻正逐步印證國父先知先見的偉大與正確。

今天我們大家齊聚澳門國父紀念館緬懷國父生平行誼與思想,實在非常具有時代的意義,我們相互期許,作為中山先生信徒的我們,未來在兩岸四地和平穩定發展的大道上,每個人應思考如何盡一己之力,扮演關鍵的角色,為促進中華民族的繁榮、社會的進步與民眾的福祉共同努力。

最後,本人要再度感謝各位嘉賓、朋友能夠來參加今天的致敬典禮,並祝福大家~身心健康、家庭美滿、事業成功!謝謝!